<wbr id="d037z"></wbr>
      1. 首頁 河大新聞網 毓秀人物 正文

        西馬:非洲西部的駿馬,馳騁于中華文化

        QQ圖片20190414173040

         

        “西邊的西,大馬的馬”,這是河北大學留學生會主席西馬自我介紹的第一句話。來自非洲西部尼日爾共和國的Hima Oumarou Souleymane為自己取了“西馬”這個中文名字,正如中國人常說的“人如其名”,西馬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仿佛是從撒哈拉沙漠的漫天黃沙里疾馳而來的千里良駒,強壯而富有熱情。

        最初并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西馬,通過觀看李小龍、李連杰等中國武術明星的電影,開始對中國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萌生了來到中國學習的想法,在成功申請獎學金后,西馬——這樣一個宛若非洲西部駿馬般蓬勃的青年,來到了他如今難以割舍的中國。

        剛到中國時西馬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進修學院學習漢語,2012年西馬來到了河北大學,他已經在河北大學學習生活了七年,他本科階段攻讀漢語言文學,碩士階段則開拓了更廣泛的領域,目前在政法學院學習。

        眾所周知對于外國人來說,學習中文是非常困難的,西馬提到最初學習中文的過程時,不由得感嘆一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多音字,形形色色的成語,都讓并不了解中國文化的西馬枯魚涸轍。但西馬千里迢迢奔赴到此,他是攜夢想而來的騏驥,他有著來自沙漠的倔強和堅韌,他認識到“入鄉隨俗“的重要性,于是西馬嘗試著觀看蘊含中國文化的作品??v使無法很好地掌握漢字的認讀和書寫,但他另辟蹊徑,通過觀看《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高粱》等電視劇和電影來了解中國的文化和習俗,進而在此過程中學習漢語。隨著他漢語能力的提升,他開始閱讀一些描述中國近代社會的文學作品,這讓他對中國更加的了解。西馬的畢業論文選題就與中國和尼日爾的文化交流有關,他從中國與尼日爾文化方面的差異和聯系進行分析說明,為中尼兩國的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自己的想法,因選題新穎、貼合國際發展趨勢,西馬的論文受到了校內外導師的一致好評并且被尼日爾駐華大使館點名收錄。

        除了觀看中國的電視劇、電影和書籍來了解中國以外,西馬還通過學習和參與中國特色文化活動來增強自己和中國的聯系。

        西馬未曾遺忘過引領自己走向中國的武術,他通過河北大學武術協會正式學習了中國武術。作為武協國際隊的第一批成員,在總教練段書興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學習了小八極、孫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初級棍、樸刀等多種拳械套路。西馬在河北大學期間參加過眾多面向外國友人的武術比賽并多次獲得金牌,受到過尼日爾駐華大使館的書面表彰。深愛著中國武術的西馬正在整合各方面資源,促成尼日爾武術協會的建立,希望以此為載體、平臺加強中尼交流。他認為這一舉措的重大意義有兩點,首先是國際關系的積淀,西馬提到近些年來中國和非洲的聯系在加強,把中國武術傳遞到尼日爾,可以讓更多尼日爾的年輕人了解中國武術,進而了解中國文化。其次是可以帶給尼日爾當地的年輕人學習漢語的機會,因為他們在學習武術的時候會接觸中國的武術電影,從而啟發他們學習漢語的興趣。西馬發現武術在非洲很受歡迎,多地設立有武術協會,他希望尼日爾人們能了解到更多中國文化,與中國有更多交流機會。

        西馬在來到中國后不僅鉆研武術,還學習了相聲,他認為也是一個了解中國文化的良好契機。他在說相聲時還會使用三國演義中一代梟雄的“曹操“之名作為稱號,而他的搭檔稱號是趙子龍。西馬從2015年接觸相聲后,他曾在石家莊各地表演過,還在河北大學的留學生新年晚會上表演過,西馬開始相聲表演時還會十分緊張,然而現在他認為觀眾越多就越有激情,越有表現藝術的張力。

        對于中國的家庭文化,西馬也十分贊同,”過年的時候無論身在哪里都要回家團圓,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生活方式“。在接觸中國文化過程中感受到的文化差異,對于西馬來說是寶貴的經歷。他初來中國時就感受到了中國人的好客,可以感覺到對外國人的友善,出行的時候、迷路的時候都會得到很多幫助。朋友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你吃飯了嗎“”結婚了嗎“”多大了”其實在自己的國家是不可以隨便提起的私人問題,但他現在可以理解這是朋友們對他的關心。西馬認為文化差異最大的好處是不同的想法可以碰撞,是一個交流的機會。在留學生會里也會有文化差異,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習慣和興趣,但是大家通過交流去彼此了解和相知,最后成為很好的一家人。善于交流,珍惜文化差異,這也是西馬能夠擔任留學生會主席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中國的幾年時間,西馬去過中國很多地方,例如:廊坊、桂林、武漢、內蒙古等,還專門去過武松打虎的山東陽谷縣,充分感受當地飲食民俗文化的同時也加深了他對中國各地的認知。喜歡吃辣的西馬頗愛在冬天和中國朋友一起吃火鍋,對于保定的手抓餅、北京烤鴨等美食他也是贊不絕口,中國的飲食文化再一次毫不意外地捕獲了外國朋友的心和胃。

        參加各種活動和學習中國文化,是西馬融入中國的方式,他從未忽視過專業學習,深知這才是自己來中國的根本目的。他堅持保證規律的學習時間,“學習就認真學習,參加活動就認真參加活動”,這是西馬與記者分享的理念。

        在采訪的最后,西馬分享了他在河北大學的這七年時光的感受。對于來到異國他鄉學習的留學生們,學校會舉辦運動會、排球杯等活動,鼓勵留學生參加,希望能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和孤獨感。他在河北大學學會了中國武術和相聲,認識了很多中國和外國朋友,體悟到保定這座文明古城積淀的文化古韻,他發自內心的告訴記者:“保定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來自尼日爾的西馬,他帶著非洲的堅韌和熱情,似一匹駿馬,馳騁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之中,閃耀著奪目光芒。他的未來,是連接中國與尼日爾的橋梁!

        責任編輯:審稿編輯
        0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術支持

        冀ICP備05007415號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zozozo人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