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d037z"></wbr>
      1. 首頁 河大新聞網 校史鉤沉 正文

        【校史回眸】(七)人生的境界——我國外國教育史奠基者滕大春

        【校史回眸】(七)人生的境界——我國外國教育史奠基者滕大春

        生平簡介

         

        824735970863233783

         

        滕大春(1909~2002),北京市通縣堰上村人,我國外國教育史學科的奠基者,在教育史學界享有崇高的聲譽。1929年,他考入北京大學教育系,受到北大愛國精神和嚴謹治學傳統的影響,在做人和求學的志趣上深受啟發,并于1932年榮獲北京大學首屆優秀生甲等獎學金,頗得師生贊譽。1947年滕大春赴美留學,在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學習比較教育和外國教育史,先后獲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新中國成立后,他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1950年毅然回國,先后任河北師范學院、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大學教授,并兼任南開大學教授。1986年,獲得全國外國教育史專業第一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任河北大學教育系外國教育史專業博士生導師。   

        一、 治學:著書立說 以史為鑒

        滕大春在教育史研究領域辛勤耕耘近70載,聲名遠播,建樹非凡。在外國古代(東方)教育史、美國教育史、盧梭教育理論研究領域等均有卓越成果,著述豐碩。出版了《美國教育史》《今日美國教育》《盧梭教育思想述評》等專著,《科技發達時代的大學教育》《德國教育史》等譯著;主編多部著作,主要有《外國古代教育史》《外國近代教育史》《外國教育通史》(共六卷)。此外,還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外國教育”分支主編和《教育大辭典·外國教育史》分卷主編。他共發表專題論文80余篇,1998年出版個人教育文集《外國教育史和外國教育》。滕大春先生的著作及其教育思想在國內外教育史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中《盧梭教育思想述評》曾獲全國首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美國教育史》一書為教育部“七五”重點項目,1999年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河北省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外國教育通史》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第九屆中國圖書獎,被學界公認為本學科奠基性的經典學術著作。

         

         

         滕大春先生所著《美國教育史》

         

         

        滕大春先生所著《外國教育通史》

         

        滕大春對于外國教育史領域內許多問題的研究均具有開創性意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他的學術觀點及見解受到國內外教育史學界的普遍贊譽和尊重。主要表現為:第一,他根據國外學者的考古發掘和蘇美爾文的解讀,認為古代東方國家教育不但堪與古代西方國家相媲美,而且是早于西方古國而發達的。他還對佛教教育和伊斯蘭教教育深入探索,從而破除以往僅以基督教教育為主體的狹隘性和片面性。這樣就糾正了多年以來根深蒂固的“歐洲中心論”所造成的誤解,擴大了外國教育史的學科研究領域,從而展示了人類教育發展演變的真實面貌。第二,他以“文化多元論”取代“文化一元論”理論,不但兼顧東西方國家教育的成長,還重視東西方國家教育的彼此溝通和互相交流。認為人類的文化教育不是絕緣體,如今一般國家的學校皆是混血兒,僅僅孤立地看待各時代和各國的教育,而應著眼于人類教育的整體性。他認為唯有善于掌握這種整體性,才能真正做到“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第三,他注重以階級觀點分析教育發展,但同樣推崇各歷史時期教育建設對于生產斗爭和文化積累的重大效益,破除曾把教育史片面歪曲為教育領域階級斗爭史的陳舊觀念。第四,他依據大量翔實的教育史資料,對美國教育發展與演變的歷史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美國國家的強盛在于教育制度之建設與教育理論之探索,美國教育發展的道路基本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為眾多國家繼續發展教育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范例。

         

         

        《滕大春教育文集》

         

         

        河北大學出版《滕大春先生紀念文集》

         

        二、育人:正潔謙和 桃李天下

        滕大春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從教60余年,誨人不倦,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祖國培養了幾代教育界的英才,桃李滿天下。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教學崗位上,滕大春曾講授教育學、外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名著選讀、美國教育等課程。在教學中他融合古今中外教育,旁征博引,深入淺出,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拓寬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喜歡同學生們進行學術的、民主的、平等的討論,被譽為良師益友。他為人謙虛和藹,誠篤慎行,對于眾多師生請教的問題無不竭力答復,獎掖后進。在教學上老而彌堅,年逾90仍育人不倦。1987年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外國教育史博士生上,共培養博士生10余名,其中大部分已成為外國教育史學界的學術骨干。滕大春視博士生為國家巨大財富,要求他們踏踏實實做人,“愛國不忘讀書”,“讀書不忘愛國”。由于工作成績突出,滕大春1989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獲人民教師獎章,同年獲河北省人民政府勞動模范榮譽證書。1992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管優秀專家”、“資深省管優秀專家”。1996年9月,滕先生出席全國老教授協會會議,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滕大春先生青年照

        788482303831550775

         

        滕大春先生1996年初春賞雪紀念照

         

        “治學離不開做人,道德文章不能分割。”滕大春不但如是說,更是身體力行,成為學生們的楷模。先生雖然學術聲望很高,年紀又長,但待人接物卻始終非常謙和寬容。無論對方年高位尊,還是年幼位微,先生一視同仁,都是極和氣、極客氣、極講禮貌的,不端絲毫學者、長者、尊者的架子。他年屆90高齡時,家里來客人都要親迎親送,常常堅持要把客人送到樓下。滕大春謙虛平和的性格,虛懷若谷的氣度,真切地體現出學術大家的風范。滕大春為人正潔,無視一切金錢、地位和榮辱毀譽,為祖國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從不計較物質利益。雖然是資深教授,但他生活得非常簡樸,甚至可以說有些清苦。晚年,滕大春定居北京,一家老少三代人住在五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學生們去他家里上課,他的家人要起早把地鋪收拾起來,騰出地方上課用。對待教育,對待學生,他真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八九十歲高齡還在大熱天為學生一行一行地修改論文。有時,為一個學生改完論文后他自己大病一場也毫無怨言。滕先生就這樣數十年如一日,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勤勤懇懇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滕大春先生與他教授的第一屆碩士生在一起

         

         

        滕大春先生舊照 


        編者語

         

         

        著名學者王國維曾有“境界”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滕大春先生正是這樣有境界之人,他的境界,在其為人,在其治學,在其人格,在其修養。這種“境界”的力量可以滋養心靈,穿透時空,平和而久遠。他是我國教育史學界的泰斗,是外國教育史學研究的巨擘。他是一位專才,亦是修養的全才;他是一位學者,亦是桃李滿天下的教育家。從他的人生歷程和奮斗足跡中,我們可以感悟到一代大師在治學態度和人格修養上的崇高“境界”,赤子之心,自成高格。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梁菁惠
        0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我要報料 版權聲明 免責聲明 網站地圖

        Copyright 2009-2011 news.hbu.cn.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 1440*900

        河北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北京中科之源技術支持

        冀ICP備05007415號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2018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欧美牲交videossexeso|欧美zozozo人禽交